发布时间:2020-04-08 | 信息来源: | 发布作者:
作为IT界里的浪里小白条,你一定听说过世界备份日,但是你知道为什么备份日定在3月31日吗?换个方式问,
为什么定在愚人节的前一天。
因为这一天的口号是:Don’t Be An April Fool,Backup Your Data(不要当一个傻瓜,注意备份资料)。
时常备份,未雨绸缪,不要失去宝贵资料才懂得珍惜。
- 60% 的公司在过去六个月内发生过数据丢失的情况。
备份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,从世界上产生第一个比特开始,人们便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。国内外不断有厂商推出自己的备份产品,其技术原理或是基于文件差异比对,或是基于IO复制,广泛运用于操作系统,文件服务器,邮件服务器等领域。
但是这种备份方式照搬到数据库备份领域并不合适,究其原因,是因为其本质均将数据作为冷冰冰的文件来复制。而数据库在实时运行的过程中,并不将数据实时的刷新到硬盘上。也就是说,一条执行成功的事务,它对数据文件所做的修改,将在内存中存在一段时间后才一并刷新(Checkpoint)到硬盘。传统存储厂商的IO复制技术,是基于硬盘上的数据进行同步,因此,由于数据文件极大可能性是处于不一致的状态,备份的数据库并不能打开,自然也无法读取数据。
- 可靠性差 备份的数据库文件无法保证一致性,备份的可恢复性未知。
- 强侵入性 多数采取IO复制的方式实现,IO拦截等操作严重影响源数据库的性能及稳定性。
数据库原生备份,作用有限
另一种常见的解决方式是数据库原生的备份工具,例如Oracle的rman、MySQL的MySQLdump等,也是当今DBA们日常工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备份手段。
- 备份窗口 两次备份之间的时间窗口,数据完全处于无保护状态,存在数据丢失风险。
- 耗时较长 无论是备份还是恢复过程,因为都需要导出和导入全库,往往耗费数小时甚至数天的时间。
- 验证困难 总数据量达到数TB以后,每次验证备份耗时数天,实际工作中几乎难以执行。
- 影响性能 每次备份均需要占用源库大量的IO资源,影响源库性能。
Near-CDP实现仍为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持续备份数据,因此存在时间窗口,需要数据恢复时仅能恢复到固定的时间点,并不能形成完全意义上的持续保护。
基于业务的True-CDP才是王道
如今数据库备份领域存在一种怪现象:一方面市面上备份产品非常多,DBA也在每日进行备份工作;另一方面数据丢失、备份难以验证有效性、恢复时间过长等问题却仍在困扰诸多企业。究其根本原因,是因为存储厂商,数据库厂商等各自为战,每一方仅在自己的领域内寻求解决方案,所以可供选择的技术手段十分有限。
沃趣科技自主研发的QPlus备份容灾云一体机,是为数据库量身定做,综合存储、虚拟化、数据库多种领域各自的特点,创新性的结合起来解决实际业务中的困境,以高效的方式解决了当前数据库备份领域遇到的难题。
QPlus采用零侵入的方式持续、实时地备份源数据库。当数据库出现数据丢失时,可以选择任意历史时间点恢复;并且面向数据库设计的同时,充分的考虑了业务场景,将业务连续性、时效性放在第一位,因此是基于业务的True-CDP解决方案。
- 使用最近的备份集,他需要放弃最后一次备份到当前时间的所有数据,并且恢复时间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。
- 使用Near-CDP备份产品,由于是每小时备份一次,他将会丢失部分数据。
- 使用QPlus True-CDP产品,几分钟即创建出基于09:59:59 AM时刻的镜像数据库,导出需要的历史表数据进行恢复,数据无丢失。
结论是明确的,无论是时效性,还是数据完整性,使用面向数据库的True-CDP产品都是最优解。
QPlus 具备以下特性:
- 实时备份 无备份时间窗口,源数据库的每一次提交均处于保护状态。
- 秒级恢复 相比于rman,mysqldump的“冷备份”,历史数据随时处于可用状态,秒级读取。
- 极简验证 由于历史数据秒级可用,备份的验证再也不用耗时数天才能完成。
- 无侵入性 对源数据库无侵入性,性能几乎无影响。
来自用户的声音
场景一:某证券行业客户
使用QPlus备份容灾云一体机之后,数据库备份变的极为简单,不仅实时,持续的备份了源库数据,而且对源库性能几乎没什么影响。”
场景二:杭州某医院CTO